新闻资讯
要闻聚焦
国内动态
国际动态
产业研究
3月18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5号,公布《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该办法自2024年4月1日起施行。《办法》适用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海洋能发电、地热能发电等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水力发电参照执行。
3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发布。《意见》提出,优化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和新能源产业布局,促进中下游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清洁生产改造。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研究落实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为依据的差别化调控政策。
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其中指出要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
3月12日,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发起“守卫地球”绿色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实施“百亿森林”和“百万绿能”计划,推动降碳和绿色经济增长。“百亿森林”计划已与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在全球种植100亿棵树木。该计划利用森林储碳功能,通过造林等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稳定和增加碳汇量,为碳交易提供资源。
3月12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公布,本文整理《报告》中涉及双碳、能源的相关内容,以供读者参考。
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3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发布关于征集“新三样”碳足迹国家标准项目提案的通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碳足迹国家标准正在酝酿,市场监管总局明确,将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逐步开展产品碳足迹等碳标识认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近年来,全国各省陆续要求集中式新能源项目配储,目前,根据各省政策文件,本文整理各省份风电、光伏项目配储比例和具体要求,以供读者参考。
自我国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以来,每年的全国两会上,绿色发展都是热点话题,且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相关工作的推进,热度持续高涨。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在全国两会做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23年工作,提出2024年政府工作目标。本文从五个维度出发,提出理解与判断。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今年报告用“积极稳妥”替换“科学有序”。报告重新提出具体能耗目标,即“单位GDP能耗降低2.5%左右”,仍然相对务实。
2024全国两会已正式开幕。过去一年,在能源转型进程加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的背景下,光伏新能源、新型工业化、先进制造、新质生产力、碳汇资产等“双碳”相关词汇,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词”,也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高频词”。
2024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强表示,2024年,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提供市场洞见,推进政企协同。
2月21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
在能源低碳发展、光伏发电经济性凸显、天然气价格上升等因素驱动下,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230GW。基于需求端的景气度提升以及供给端产能的释放,2023年底海外新增光伏装机规模达到200GW,全球GW级市场从2022年的26个成长至32个。
2月18日,生态环境部等六部门联合制定了《国家重点低碳技术征集推广实施方案》。
3月18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5号,公布《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该办法自2024年4月1日起施行。《办法》适用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海洋能发电、地热能发电等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水力发电参照执行。
3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发布。《意见》提出,优化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和新能源产业布局,促进中下游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清洁生产改造。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研究落实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为依据的差别化调控政策。
3月12日,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发起“守卫地球”绿色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实施“百亿森林”和“百万绿能”计划,推动降碳和绿色经济增长。“百亿森林”计划已与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在全球种植100亿棵树木。该计划利用森林储碳功能,通过造林等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稳定和增加碳汇量,为碳交易提供资源。
3月12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公布,本文整理《报告》中涉及双碳、能源的相关内容,以供读者参考。
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3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发布关于征集“新三样”碳足迹国家标准项目提案的通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碳足迹国家标准正在酝酿,市场监管总局明确,将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逐步开展产品碳足迹等碳标识认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近年来,全国各省陆续要求集中式新能源项目配储,目前,根据各省政策文件,本文整理各省份风电、光伏项目配储比例和具体要求,以供读者参考。
自我国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以来,每年的全国两会上,绿色发展都是热点话题,且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相关工作的推进,热度持续高涨。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2024全国两会已正式开幕。过去一年,在能源转型进程加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的背景下,光伏新能源、新型工业化、先进制造、新质生产力、碳汇资产等“双碳”相关词汇,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词”,也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高频词”。
2024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强表示,2024年,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提供市场洞见,推进政企协同。
2月21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
2月18日,生态环境部等六部门联合制定了《国家重点低碳技术征集推广实施方案》。
2014年2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决策。10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推动这一国家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
2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名单的通知》。
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其中指出要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
3月12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公布,本文整理《报告》中涉及双碳、能源的相关内容,以供读者参考。
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在全国两会做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23年工作,提出2024年政府工作目标。本文从五个维度出发,提出理解与判断。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今年报告用“积极稳妥”替换“科学有序”。报告重新提出具体能耗目标,即“单位GDP能耗降低2.5%左右”,仍然相对务实。
2024全国两会已正式开幕。过去一年,在能源转型进程加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的背景下,光伏新能源、新型工业化、先进制造、新质生产力、碳汇资产等“双碳”相关词汇,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词”,也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高频词”。
2024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强表示,2024年,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提供市场洞见,推进政企协同。
2月21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将指导地方试点碳市场在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实行总量控制、有偿分配、市场稳定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继续发挥好地方碳市场试点作用,为全国碳市场建设运行提供实践经验。
2014年2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决策。10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推动这一国家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
全国政协和人大会议将于2024年3月4日、5日召开,届时将发布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等重要文件,为2024年宏观经济走向做出重要指引。
日前,清华大学发布《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风光技术展望》报告,强调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和制造领域的关键地位。
近日,国务院公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是指导我国碳市场运行管理的法律依据,在碳市场发展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化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构建科学、规范、有序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不断拓展碳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打造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提供了法治保障。
近期,政府工作报告全文陆续公布,各省2024重点工作任务中都提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2023年以来,随着国内工商储政策不断催化,各地分时电价政策落地、峰谷价差拉大,储能投资成本下降,各地工商业储能的经济性逐步显现,成为储能赛道中增速最快的分支。
碳排放权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助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
提供市场洞见,推进政企协同。
在能源低碳发展、光伏发电经济性凸显、天然气价格上升等因素驱动下,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230GW。基于需求端的景气度提升以及供给端产能的释放,2023年底海外新增光伏装机规模达到200GW,全球GW级市场从2022年的26个成长至32个。
对于我国光伏企业来说,美国市场,既是海外光伏市场之中的最大不确定性,也是未来长期价格战之中为数不多的利润蓝海。
正确研判未来世界能源格局变化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影响,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
核能依然是是法国能源和碳中和政策的核心
1月17日,外交部网站发布李强在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特别致辞(全文)。
近日,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网站刊文,对脱碳化的五大趋势及其对全球政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3月18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5号,公布《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该办法自2024年4月1日起施行。《办法》适用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海洋能发电、地热能发电等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水力发电参照执行。
3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发布。《意见》提出,优化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和新能源产业布局,促进中下游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清洁生产改造。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研究落实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为依据的差别化调控政策。
3月12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公布,本文整理《报告》中涉及双碳、能源的相关内容,以供读者参考。
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3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发布关于征集“新三样”碳足迹国家标准项目提案的通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碳足迹国家标准正在酝酿,市场监管总局明确,将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逐步开展产品碳足迹等碳标识认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近年来,全国各省陆续要求集中式新能源项目配储,目前,根据各省政策文件,本文整理各省份风电、光伏项目配储比例和具体要求,以供读者参考。
自我国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以来,每年的全国两会上,绿色发展都是热点话题,且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相关工作的推进,热度持续高涨。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在全国两会做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23年工作,提出2024年政府工作目标。本文从五个维度出发,提出理解与判断。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今年报告用“积极稳妥”替换“科学有序”。报告重新提出具体能耗目标,即“单位GDP能耗降低2.5%左右”,仍然相对务实。
2024全国两会已正式开幕。过去一年,在能源转型进程加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的背景下,光伏新能源、新型工业化、先进制造、新质生产力、碳汇资产等“双碳”相关词汇,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词”,也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高频词”。
2024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强表示,2024年,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提供市场洞见,推进政企协同。
在能源低碳发展、光伏发电经济性凸显、天然气价格上升等因素驱动下,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230GW。基于需求端的景气度提升以及供给端产能的释放,2023年底海外新增光伏装机规模达到200GW,全球GW级市场从2022年的26个成长至32个。
作为中国企业ESG实践的标杆案例,娃哈哈近些年积极打造“无废工厂”与“未来工厂”,建立起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低碳绿色用电体系,在生产环节减少各类原材料的损耗,进而减少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
本文分享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国务院原副秘书长,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博导江小涓在2024年2月21日举行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24届年会”开幕式现场发言。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副标题

着眼绿色咨询
着眼绿色咨询
推动绿色转型
推动绿色转型
形成绿色生产
形成绿色生产
助推低碳发展
助推低碳发展
业务培训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共建碳中和生态圈,提供碳交易员培训与咨询式、管理培训

产业咨询
携产业专家为地方/企业/园区提供产业咨询服务,编制可研报告和实施方案

峰会论坛
针对双碳“1+N”政策体系落实主体,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个人五个层面,设置高峰论坛板块话题
规划设计
城乡规划、产业规划、景观规划、交通专项、市政专项、建筑设计等
项目申报
围绕各部委相关政策,辅导支持完成地方政府申报,包含EOD项目、先进产业集群等

01
05
02
04
03
业务领域
BUSINESS AREA
一站式全流程咨询和顾问服务
同时解决项目战略性和可行性


技术团队成员总人数超40人


项目全流程专家评审指导


丰富的政企协同经验及媒体资源

A
B
C
D
四大优势

技术团队成员总人数超4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名,注册规划师5名,中级建筑工程师1名,中级工程师5名,均负责过大型项目设计或咨询工作。
一体化产业咨询方案

提供从方案策划到落地实施的全专业全过程设计技术咨询服务和专项(包含投融资、数智互联、招商推介、智库外脑、成果转化、媒体宣传)顾问咨询服务。
01
02
03
04
05
06
投融资
城乡一体化开发项目投融资,欠发达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
招商推介
组织境外大使、境内龙头企业与地方政府洽谈对接
科技转化
发布研究报告、制定行业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数智互联
数智化运营,贯穿“源-网-荷-储”各环节,促进能源产业链协同
智研机构
整合政、产、学、研专家,组建专家委员会,搭建智妍平台
媒体宣传
打通国内外各级媒体,体系化宣传,迅速扩大品牌声量
中和碳(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Add:北京市西城区白云路1号白云大厦12层

电话/Tel:010-63318663

邮箱/Mail:nccc202205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