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碳”索丨国家发改委: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欧盟对华生物柴油作出反倾销终裁


2025年第6期

总 第88期


↓ 点击收听语音播报 ↓

#本周“碳”索

#国内消息——国家

  1. 国家发改委: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2.9)

  2. 生态环境部:第五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2.12)(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3. 工信部启动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申报工作(2.10)

  4. 交通运输部:第一批绿色低碳转型等典型经验清单(2.11)

#国内消息——地方

  1. 陕西: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2.10)

  2. 四川乐山五通桥区印发碳达峰实施方案(2.10)

  3. 安徽:组织申报2025年绿色制造等项目投资导向计划(2.13)

  4. 江西德安县印发碳达峰三年行动计划(2.13)

  5. 广东:到2027年培育70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13)

#行业资讯

  1. 2024年国开行发放能源贷款超5000亿元(2.10)

  2. 特斯拉首个海外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2.11)

  3. 浙江:风光发电装机首超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2.12)

  4. 中国科学家首创!打一针让锂电池“满血复活”(2.13)

#国际动态

  1. 欧盟对华生物柴油作出反倾销终裁(2.11)

  2. 匈牙利总理:欧盟需要全新的能源政策(2.12)

  3. 澳大利亚通过绿氢激励法案:每公斤补贴2美元(2.12)

  4. 英国推出海上风电场激励计划,每吉瓦海上风电补贴2700万英镑(2.13)


资讯详情




国内消息


国家:
1

国家发改委: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提出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同步建立支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价格结算机制,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通知》明确,创新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对存量项目,纳入机制的电量、电价等与现行政策妥善衔接;对增量项目,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由各地按国家要求合理确定,机制电价通过市场化竞价方式确定。


2

生态环境部:第五批

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


2月12日,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包括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类(20项)、重点领域降碳类(59项)、储碳固碳类(3项)、数智赋能类(14项)、非二氧化碳减排类(7项)5个重点方向,共103项低碳技术。(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3

工信部启动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业

规范条件企业申报工作


为贯彻落实《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符合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申报工作。通知明确,符合《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大气治理)》《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污水治理)》《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环境监测仪器)》《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固废处理装备)》的企业,可通过“工业节能和绿色发展管理平台”(https://green.miit.gov.cn)进行线上申报。


4

交通运输部:第一批

绿色低碳转型等典型经验清单


2月11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经验清单(第一批)》。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包括构建“碳指数、碳效码、碳积分”碳工具应用体系(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推动京杭运河航运绿色发展(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推广船舶岸电应用(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建立“船、港、城”一体的现代化船舶污染物治理体系(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建设近零排放煤炭港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健全氢能交通产业链条(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健全船舶绿色清洁能源加注管理机制(交通运输部海事局)7项。




地方:
1

陕西: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


2月10日,《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印发。其中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进工业、能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等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强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强化产品碳足迹管理,开展产品碳标识认证,高质量参与全国碳排放市场交易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深化碳达峰、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气候投融资、碳监测等试点城市建设和全省低碳近零碳试点建设。积极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2

四川乐山五通桥区印发碳达峰实施方案


2月10日,《乐山市五通桥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其中提出:规划引领绿色转型行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产业强链提质行动、城乡建设集约低碳行动、交通体系绿色转型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行动、农业农村节能降碳行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行动、绿色低碳全民参与行动、激励示范机制建设行动等十二项重点行动。明确“十四五”期间,经济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发展水平有效提升;“十五五”期间,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3

安徽:组织申报2025年

绿色制造等项目投资导向计划


2月13日,安徽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的通知》,包括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新产品研发项目、绿色制造项目等共4类项目。其中绿色制造项目申报范围包括工业节能和减碳项目、工业节水和废水资源化利用项目、工业清洁生产项目、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工业节能环保产业项目等5类。申报项目总投资在200万元及以上。申报系统将在2025年2月14日14:00正式开放,各类项目必须在2025年2月21日24:00前完成上报工作。


4

江西德安县印发碳达峰三年行动计划


2月13日,《德安县碳达峰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正式印发。其中提出: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交通领域低碳转型、推动建筑领域低碳转型、推进农业领域低碳转型、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绿色低碳生活全面推行、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开展试点示范引领行动等9大重点任务。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建设,到2025年,在德安县81个住宅小区(办公楼)场区内设置电动自行车充电桩300个、插座2000个,在县域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00个。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与建筑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


5

广东:到2027年培育70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2月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特别是新一代电子信息、集成电路、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推动制造业与科技服务、工业设计、人力资源、质量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技术服务等7个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同时措施明确,到2027年培育70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行业资讯

1

2024年国开行发放能源贷款超5000亿元


2024年,国家开发银行聚焦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储能技术创新等重点领域,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提供优质金融服务。2024年,国开行发放能源贷款超5000亿元。下一步,国家开发银行将继续加大对“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在内的清洁能源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服务推动能源革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2

特斯拉首个海外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


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这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投建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也是其继上海超级工厂之后,在中国的又一大型投资项目。据介绍,特斯拉储能工厂落地上海,一方面将带动我国长三角地区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是中国新能源产业链融入全球体系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制造+国际品牌”跨界融合的典范。


3

浙江:风光发电装机首超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


截至2025年1月底,浙江省内电源总装机突破1.5亿千瓦大关,达1.52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容量达5908万千瓦,占比近四成。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达到5596万千瓦,成为电源装机增长的主力,并超越煤电成为浙江第一大电源。近年来,以创建全国清洁能源示范省为契机,浙江省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新能源发电能力稳步增长。2024年,浙江新能源发电量达71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24%。


4

中国科学家首创

打一针让锂电池“满血复活”


近日,复旦大学彭慧胜团队、高悦团队,通过将人工智能(AI)和有机电化学结合,成功设计出从未被报道的锂载体分子。该载体分子就像药物一样,可以通过“打一针”的方式注入到废旧衰减的电池中,精准补充电池中损失的锂离子,实现容量的恢复。使用这一技术,电池在充放电上万次后仍展现出接近出厂时的健康状态,循环寿命从目前的500—2000圈提升到超过1.2万—6万圈,在国际上尚无先例报道。相关研究成果于2月13日在《自然》上发表。





国际动态

1

欧盟对华生物柴油作出反倾销终裁


2月1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生物柴油(Biodiesel)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决定对涉案产品征收10.0%~35.6%的反倾销税。措施自公告发布次日起生效。据欧委会,终裁措施针对纯生物柴油或混合生物柴油,但不包括被称为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航空生物燃料。税率取代2024年8月征收的临时反倾销税。


2

匈牙利总理:欧盟需要全新的能源政策


2月12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当地时间在布达佩斯与到访的德国选择党联合主席爱丽丝·魏德尔举行会谈,之后双方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在谈及欧盟经济政策时,欧尔班表示,欧盟需要全新的能源政策,包括废除针对能源的制裁、放弃对核能的歧视性政策,以及重启被关闭的能源运输管道。


3

澳大利亚通过绿氢激励法案:

每公斤补贴2美元


2月12日,澳大利亚政府通过《2024年澳大利亚制造未来(生产税收抵免和其他措施)法案》,根据该立法,澳大利亚正式实施氢气生产税收激励政策,每产出一公斤可再生氢,相关企业即可获得2美元的补贴,且每个项目享受补贴的期限最长可达十年。澳大利亚在绿氢资源领域具备显著优势。目前,澳大利亚境内已有超过100个潜在项目,潜在投资额高达1550亿至2030亿美元,占全球已公布清洁氢项目投资额的近40%。据国际能源署评估,若澳大利亚能顺利推进已公布的氢项目,到2030年,该国将跻身全球最大的氢出口国之列。


4

英国推出海上风电场激励计划

每吉瓦海上风电补贴2700万英镑


2月13日,英国启动了一项针对海上风电项目的激励计划,试图说服开发商提供投资,以实现到2030年该国能源系统脱碳的目标。该计划名为“清洁产业奖金”,将为中标者提供每吉瓦海上风电项目2700万英镑(3350万美元)的初始资金。清洁产业奖金申请窗口已经开放,该奖金为海上风电开发商提供资金支持,该支持还奖励那些建设更多可持续低碳工厂、海上风电叶片、电缆和港口的开发商,以减少整个清洁能源供应链中的工业排放。清洁产业奖金将适用于所有通过今年可再生能源拍卖竞标融资的海上风电项目。


来源: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

编辑:陈美珊

往期推荐

免责声明:

本平台只做内容的收集与分享,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由中和碳研究院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本公众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我们

公司简介

中和碳(北京)有限公司集合各界专业资源,深入研究“碳达峰 碳中和”相关部署,主动服务和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通过培训研讨、产业咨询、成果转化、投资建设、国际贸易等形式,探索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发展方向,产业园建设,碳交易市场体系建设,重大科技专项突破,技术成果转化等问题,为地方政府、企业机构发展提供服务和智力支持。

中和碳(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Add:北京市西城区白云路1号白云大厦12层

电话/Tel:010-63318663

邮箱/Mail:nccc20220505@163.com